河北“烛光计划”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根本,致力于书法教育振兴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围绕 “一带一路”“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 等形式,服务书法教育,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培育书法新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月26日上午,寇学臣教授通过腾讯视频,为全体学员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理念与方法》专题讲座。寇教授首先从中小学书法教育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与要求三个方面对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纲要》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并详细阐释了书法教与学的方法,即:一条捷径(临摹经典法帖),两大技法(笔法、结构),三个要领(眼到、手到、心到)。并以自身近30年教学经历,从“读帖、摹帖、临帖、入帖和出帖”五个环节,为中小学书法教师的“教法与学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见。 下午
8月25日上午,“烛光计划”2020书法种子教师培训开班典礼在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议中心举行。简短而热烈的开班典礼过后,在烛光计划发起人、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的主持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宗成振教授作首场讲座。宗成振教授通过腾讯视频的方式,主讲《走进书法之美——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审美情趣》。他把抽象的书法概念通过现实生活的具象反映给学生,使之关联起来,让书法审美转换成看得见、说得出的形式因素。这种方式,摒弃了生硬的理论讲解,把书法的线条及结构和大众生活统一起来,易于理解和接受,使书法学习变得更轻松,更透彻,更接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宗成振教授通过具体的
按语:寇学臣教授长期致力于书法教育,成果丰硕。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于2013年发起了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烛光计划”。自2018年起,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文化振兴,扩大“烛光计划”受益范围,开明慈善基金会对“烛光计划”进行资助。截至目前,在民进河北省委会、河北政协的大力支持和寇学臣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烛光计划”已成功举办四期书法种子教师培训班,为推动河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开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是河北省政协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能够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回顾自己从区政协委员到市政协委员再到省政协委员,18年来,随着
一、项目简介“烛光计划”是由民进中央开明慈善基金会资助,河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书协、河北省硬笔书协和河北师范大学等主办的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其宗旨就是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等形式,服务书法教育,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烛光计划”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目前已走遍全省11个地市,以及雄安新区、贵州省金沙县等县区,受益师生达10万余人次,为区域性推动当地书法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扩大“烛光计划”受益范围,组委会拟于2019年暑期举办第三期中小学书法 “种子教师”培训,免费培养中小学书法种子教
12月21日,由开明慈善基金会资助的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同心彩虹行动·美育共建 “烛光计划”走进雄安新区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安新县举行。河北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栗建华、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张运凯、河北师大纪委书记杨士彬,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副主席陈联合,河北书协副主席刘宗超、硬笔书协主席寇学臣出席,安新县政协副主席王伟林,教育局局长臧建彬,以及来自新区的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开幕式上,主办单位向当地捐赠了2000册书法教材和4套书法教学软件,授牌建立了4所“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举办了雄安新区暨安新县首期书法教师培训班。栗建华、张运凯、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