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毕节在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闭塞等软硬环境的制约中,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为了解决温饱,贵州毕节人在刀耕火种中不断毁林开荒,导演了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演替,陷入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生存怪圈,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宜人居之地”。面对严峻的现实,从1985年初到1988年上半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多次深入毕节贫困乡村调研、并邀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协调小组等对毕节地区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经专家反复论证和贵州省委研究决定,报请国务院研究批复同意,1988年6月9日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8年来,民进中央和民进全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一直与实验区心连心、情牵情,凝心聚力助推毕节发展,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的落实,打造了“同心·彩虹行动”品牌项目,在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2012开明慈善基金会成立后,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开明慈善基金会2012年首批慈善项目实施方案》,其中,支持毕节金沙“同心•彩虹行动”教师培训的继续实施就成为基金会当年的工作项目。
运作方式:基金会依靠民进中央的支持,依托民进组织体系,在承办单位的粼选、项目的组织实施、评估反馈以及项目的宣传和公信力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项目总体方案得到民进中央主席办公会议的指导;民进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举办金沙县教师培训班的通知》,为该项目的启动、实施与组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理事会各位成员以各种方式对项目的方案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基金会理事会在提出项目申请十几个省级组织中进行了筛选,鉴于尚有8个乡镇没有相应的民进省级组织对口支持,2012年,民进辽宁、内蒙古、广西、甘肃、河南、黑龙江、吉林和海南8个省级组织通过申请;2013年,根据上一年实施情况,基金会进行了调整,保留了河南、甘肃、海南和吉林4个省级组织。
开展情况:两年期间,基金会委托12个民进省级组织,共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金沙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353人。参与实施的8个民进省级组织高度重视,都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培训前与金沙教育部门充分沟通,了解当地的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都利用本省(区)最好的教育资源,最优的教育名校,最有改革探索的名校长、最具威望的教育专家、教授、博士、名师授课,作讲座。培训组织周密,突出本地特色,每期培训有总结,有反馈,有评估,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培训受到金沙教育局和老师、校长们的好评。该项目为提高金沙县教育素质,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2013年底,项目结项。
取得成果:12期培训,共作报告63场,上观摩教学课98节。座谈交流1140余人次,参观考察42处。培训开阔了教师们视野,为提升金沙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金沙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学员在心得体会中写道:“收获到的是‘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教育理念。让我经历了思想观念的大洗礼,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会把这次的所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让我的教学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教,而是真正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