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媒体关注

“爱永远会赢” ——记民进会员、贵州省兴农中学校长蒲邦顺

来源:团结报   发布时间:2024-10-18 09:04:57

2022年4月12日,蒲邦顺在“悟道大讲堂”活动(第一期)中作分享

9月2日,蒲邦顺在开学典礼上与跨过迎新门的学生击掌

5月15日,蒲邦顺同留校学生共度周末

2021年5月,蒲邦顺出席2021届毕业典礼时深情落泪

成立兴农中学,兴旺农村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将大量中等生培养成才;投身脱贫攻坚,不计名利到民族贫困县办学……从事教育工作60年来,民进会员、贵州省兴农中学校长蒲邦顺始终心怀教育家的理想信念,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蒲邦顺曾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贵州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感动贵阳教育十大人物”“贵州省尊师兴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12月,蒲邦顺入选第七届贵州省道德模范,2022年获“新时代贵州人”称号,2023年9月,荣获民进中央颁发的首届“叶圣陶教师奖”。

坚守一个初心——兴旺农村教育

漫步在贵阳市白云区的兴农中学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栋栋标准化教学楼、宿舍楼,一个个田径场、球场,以及独具特色的校史馆、荣誉墙、文化书院、孔子塑像……教学设施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谁又能想象,1993年创办之初的兴农中学前身,仅是借用一户农家小院做校舍、条件极为艰苦的初中补习班。

当时,为了实现让更多农村孩子有书可读的教育理想,52岁的蒲邦顺辞去了公办学校副校长的职务,开办了这个补习班。他允许农家学子用粮食、蔬菜或者猪肉按当日市价抵交学费,并给贫困孩子减免学费。这种特殊的学费收取方式,在兴农中学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年,补习班的孩子和老师在小院里同吃同住,争分夺秒地学习,短短一年时间,他们补上了三年的时光。一年后,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中考的43名学生中,有41人考上中专,实现了“人生逆袭”。

杨连富就是考上中专的学生之一。父母早早离世的他靠吃百家饭勉强度日,中考失利后便计划着外出打工。就在此时,他的初中老师告诉他,有一所学校不要学费,还免费为像他这样贫困的学生提供吃住。

“这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场景,那一天,我感觉生命中有了光。”杨连富说,入学之初,自卑的他经常会因为成绩不好偷偷哭泣,蒲校长看出了他的低落,对他说:“暂时的成绩不好没关系,你有雄心壮志,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他还写了一幅字送给杨连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校长的鼓励给了杨连富坚持下去的勇气,回忆起这段经历,杨连富感慨万千。

首届的43名学生经历和见证了兴农中学的成立和发展,现在他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蒲校长是我们的纽带,对我们来说他是家长,30年来他像父亲一样可敬、可爱、可亲,关心着我们的成长直到今天。”杨连富说,他的女儿现在也在兴农中学读书,他告诉女儿,兴农中学能让你成为更好的人,教会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创办兴农中学之前,蒲邦顺已在四川、新疆、贵州等地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长达28年。多年实践让他深刻感受到: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兴农”寓意着“兴旺农村教育”,办学初心就是让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摆脱贫穷的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更多的农村孩子渴望进入高等学府学习。1997年,兴农中学面向全省招收了数十名中考成绩偏低的初中毕业生,办起了高中,以满足部分家长之需。次年,蒲邦顺给全省每一个贫困县的教育局写信,表示愿资助农村品学兼优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他在信中写道:“我想用我微薄的力量,扶一把与我的青少年时期有着相同命运的农村孩子……”从那时至今日,兴农中学为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及资助优秀困难学生的费用累计超过1亿元。

2005年,兴农中学成为当时贵州省民办学校中唯一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被贵州省教育厅誉为“贵州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2008年,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到兴农中学调研后,为其办学理念和精神所感动,以“爱永远会赢”为题,赞扬了兴农中学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效果。

践行一种理念——花期各异 静待花开

随着兴农中学招生范围的逐渐扩大,招生对象除了原有的农民子弟,还涵盖了最容易被大多数学校忽略的学习成绩中等甚至偏差的学生,也有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

根据学校面临的情况,蒲邦顺提出“优差相帮、贫富相济”的办学思想。他认为,兴农中学以占学生大多数的中等生为主要生源,学校着力为他们纠正习惯、补习基础、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品德有长进、学业有提高、升学有希望,同时以在学费上“减、免、缓”等优惠政策,招收一定数量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困的学生,使之作为中等生学习的榜样、行为的表率。

蒲邦顺说:“花开有早晚,种子发芽有先后,我们既然相信花一定会开,种子一定会发芽,就不应该去埋怨孩子的不成熟、不懂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在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前,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是一个中等生,但是学校和父母都没有放弃我,我才能有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今天。”在蒲邦顺看来,学习成绩差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跟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一旦给学生下了“差”的定义,就有可能毁了他的一生。因此,他一直号召学校老师们多向学生分享自己不够优秀的经历,用同理心感染学生。

兴农中学毕业生、国家级一级建筑师方腊曾经是一名“差生”,他和他的“发小”费林都没能在2001年的中考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他们从贵州遵义仁怀市慕名来到兴农中学,找到蒲邦顺校长,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读高中的愿望,蒲邦顺特许他们成为兴农中学的学生。

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方腊考入四川大学建筑系,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老师们非常关注我们的情绪,充分地尊重和鼓励学生,发自内心地相信我们的创造力,我在兴农的日子里特别有学习的动力。”方腊表示,学习之外,这种被爱包裹的感觉会让师生之间情感更深,从毕业到现在,每年过年他和同学们都会一起回到学校给校长和老师拜年,“常回家看看”。

同样曾是“差生”的费林,在事业有成的同时,传承了兴农致力于教育扶贫的责任与担当,经常解囊资助兴农在读的贫困学弟(妹),两年前还考上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奋斗和拼搏的精神,持续学习的热情,都是蒲校长教给我的,让我受用终生。”费林说。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学校不会边缘化任何人,在这里不会受到歧视。”谈到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何培养,蒲邦顺说,兴农中学的老师们都会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成绩落后的学生更需要我们。能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最令我骄傲的事情。”

“教育是唤醒的过程,我要用行动证明,校长没有放弃他。”讲到自己的学生,蒲邦顺不知疲倦,回忆到某处,他会轻轻擦掉眼角的泪水。他理解每一个叛逆的学生,也愿意靠近每一颗孤独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好老师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就是在这样尊重和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有许许多多像方腊和费林一样的孩子,在兴农中学完成了蜕变。2017年,兴农中学的毕业生们在蒲邦顺的号召下成立了校友会,大家通过校友会相互帮助。2022年,已经毕业的兴农中学校友们主动倡议成立“兴农校友爱心接力基金会”,资助现在还处在困境中的学弟学妹。

兴农学子“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责任与担当,得到了民进中央的大力支持,开明慈善基金会在今年专门设立“兴农中学校友爱心接力基金”合作项目。基金项目的成立,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兴农中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成功,探索了一条帮扶贫困地区教育、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履行一份承诺——独山教育的“蝶变”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为贫困,优秀教师外流,高中教育落后,百姓花高额学费到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甚至省外求学。2013年,独山县辗转多方,请求兴农中学到独山合作办学。当时已72岁高龄的蒲邦顺不顾家人的反对,接受了这个邀约,与独山县政府签订协议,成立了独山兴农中学。

独山兴农中学成立后,蒲邦顺并没有按照大多数民办高中的办学思路高薪聘请外地优秀教师,也没有把白云兴农中学的教师带到独山县。他跟独山县的教师们说:“我相信独山的老师完全有能力搞好独山的教育,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行!”

在蒲邦顺看来,外援力量不应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而应该是去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坚定执行,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动员和依靠广大当地教师振兴当地教育。因此,他没有直接输出师资,而是倾囊相授了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独山兴农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两地兴农中学在教育教学上高度同步,通过教学交流、师生互访、同卷考试、统一改卷、共同评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蒲校长相信我们能做到,我们也相信学生能做到。”独山兴农中学的语文教师冯斌和同样是老师的妻子都是在蒲邦顺校长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说,“联合教研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参加白云兴农中学和贵阳市的教研活动,使我们这些教师能在短时间以很快的速度获得成长,而我们学校取得的成绩来源于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曾经在黔南州高中教育倒数第一的独山县,如今一跃为全州县市第一,使过去不惜高额学费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学的独山学子在县内就近享受优质教育。从2013年至2024年的10余年间,独 山兴农中学为独山县承担了近万人的高中教育任务,先后有3800余名学生考上一本,8600余名学生考上二本,80%以上的农村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独山教育有了“蝶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来时,蒲邦顺承诺自己和白云兴农中学不要独山县政府许诺的经济报酬,今年,蒲邦顺又主动提出要把独山兴农中学无偿捐赠给独山县,让独山兴农中学从民办转为普通的公办学校。

黔南州人民政府督学李霞说:“蒲校长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独山教育的发展,在他办学的十年间,在规范学校管理、深化师资力量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为黔南州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民办力量。”2023年,中共独山县委、独山县人民政府为蒲邦顺颁发“教育特殊贡献奖”。

贵州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于2019年12月发布了一篇题为《蒲邦顺,谢谢你!》的文章,文章发布后获得广泛关注。一位毕业于独山兴农中学的学子在文后这样留言:“蒲邦顺校长,谢谢您!作为一个从独山兴农中学出来的学生,我倍感骄傲,谢谢您选择了独山,让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县城有一天也可以在清北留下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大学生。您的选择帮助的不只是几个同学,而是千千万万的家庭,让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看到了希望!”2021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特邀蒲邦顺作为嘉宾参加庆典,并在论坛上作发言交流。

现在,82岁高龄的蒲邦顺,依然在贵阳、独山两地奔波。每逢新年,他会到每个班级送上祝福;每年高考,他会陪着考生上“战场”;每到毕业季,他会在校门口送别毕业生……学生们都喊他蒲爷爷,会为跟蒲爷爷握手而兴奋不已。蒲邦顺的办公室和宿舍紧挨着学生们的教室,从清晨到深夜,在琅琅读书声中和年轻学子们一起奋斗。当被问到会不会觉得离孩子们太近有点吵,这位耄耋老人会心一笑:“我不嫌吵,这是享受!